美元指数延续昨日欧洲时段的超预期震荡走低态势,当前交投于99.193附近。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政府拨款法案,终结了创纪录的43天政府停摆,但美元指数并未因这一利好出现明显上涨。
结合近期回调走势来看,美元指数呈现出“利好不涨、金价狂飙”的特殊景象。这一现象背后,是美国政府重启后诸多潜在问题暴露,引发市场担忧,导致利好未能推动美元走强。后续美国经济数据的恢复披露,或将进一步印证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,而这一信号大概率会促使美联储在12月启动降息周期。
芝商所(CME)美联储观察工具实时数据显示,当前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定价已攀升至近64%。受通胀担忧影响,美联储政策制定层在降息议题上的分歧持续凸显:美联储理事斯蒂芬・米兰明确表示,当前美国货币政策处于过度紧缩状态,核心因住房通胀持续降温正有效缓解整体物价压力;

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斐尔・博斯蒂克则持对立观点,称倾向于维持当前利率水平,直至出现“明确且具说服力的证据”证明通胀稳步向2%目标回落。技术面来看,美元指数受5日线持续压制一路走弱,目前已跌破前期上升通道、橙色及红色两条上升趋势线、99.36关键价位及20日均线,“利多不涨”的格局推动汇价加速下行跌破四线,彰显空头决心。
尽管MACD和KDJ仍处于扩张区域,但MACD高位死叉,显示空方动能已开始主导走势。美元指数自10月1日开启的上涨行情,或成为做多资金的“逃命行情”,其此前上涨主要受他国货币走弱、美联储鹰派降息预期及华尔街AI叙事扰动下的避险资金流入推动。
从日内走势看,美元指数在99.109-99.289区间内运行,振幅有限,截至发稿前呈现微跌态势,短期K线形态显示其处于前期整理平台的边缘区域,支撑与阻力作用均较为明显,暂无清晰的突破方向。美元指数正在经历一个由基本面不确定性主导的阶段。政府停摆结束带来大量数据回归,这些数据可能集中体现此前被掩盖的经济放缓迹象,从而增加美元的中短期下行压力。尽管美联储官员集体倾向“维持利率不变”,为美元提供一定韧性,但政策端的谨慎态度仍难扭转市场对经济的担忧。
未来一周将成为美元方向的决定性窗口期,关键变量集中在:数据是否验证经济疲软,美联储官员是否转变口径,若两者均指向偏弱,美国经济忧虑可能推动美元指数形成新一轮下行通道;反之,则可能形成阶段性反弹。